歷史介紹

阿里山林業鐵路在日治時期規畫興建,明治36年(西元1903年),臺灣總督府計劃開發阿里山森林,為搬運木材之方便,開始進行路線勘查、測量及規劃設計,並於明治39年(西元1906年)由日本藤田組開始施工,後因財務問題收回官營。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12月嘉義至二萬平正式完工通車,全長66.6公里。隨森林開發業務發展之需要,延展至阿里山並逐漸增設支線,其中部份支線於作業完畢時先後拆除,本線及主要支線仍保留使用,目前嘉義至沼平營業路線長約72公里,為世上著名的登山鐵路之一。

通車前的鐵路興建事紀

鐵路建設前,眾人前往阿里山踏勘
鐵路建設前,眾人前往阿里山踏勘
  • 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 鐵道部技手飯田豐二氏勘查阿里山林業鐵路舖設之可行性,小笠原富二郎勘查阿里山之森林資源。
  • 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 總督府特命河合鈰太郎規劃阿里山森林開發與鐵道選線事宜。
  • 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 因日俄戰爭財政吃緊,阿里山森林開發案遭否決。
  • 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 通過開發案,委由大阪「藤田組」負責,7月嘉義至竹崎開始施工。
  • 1907年(明治四十年) 10月獨立山螺旋登山路段完工,鐵道興建至梨園寮站為止。美國Lima Shay 13噸級蒸汽火車首次引進臺灣。
  • 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 藤田組因財力不足宣佈中止阿里山鐵路興築計畫。
  • 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 2月阿里山森林開發官營案經國會通過,10月嘉義至竹崎通車營運。11月18噸Shay蒸汽火車購入。
  • 1912年(大正元年) 12月25日至26日進行嘉義北門站至二萬平之間,以七節列車載著檜木進行試運轉。

日治時期的阿里山林鐵

鐵路建設初期的18噸蒸汽機車及工程車
鐵路建設初期的18噸蒸汽機車及工程車
  • 1914年(大正三年) 路線延伸至沼平車站,阿里山線(主線)竣工,沼平車站開始營運。
  • 1915年(大正四年) 林場線鐵路塔山線竣工,採伐塔山一帶林木。
  • 1920年(大正九年) 阿里山鐵路正式辦理客運。
  • 1927年(昭和二年) 阿里山入選臺灣日日新聞社徵募之「臺灣八景」。
  • 1932年(昭和七年) 自忠線延伸至新高口,為阿里山鐵路客運之終點。
  • 1934年(昭和九年) 自忠至哆哆咖鐵路竣工,終點哆哆咖海拔2584公尺。
  • 1945年(昭和二十年) 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11月阿里山林場歸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林務局監理管轄。

從伐木轉型觀光

「中興號」柴油客車加入營運,鐵路自開發林業轉型觀光發展
「中興號」柴油客車加入營運,鐵路自開發林業轉型觀光發展
  •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 3月阿里山林場二戰後首任場長尹傳鐸上任。
  •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 蔣介石總統先生首次視察阿里山。
  • 1956年(民國四十五年) 阿里山神木遭雷擊起火。
  • 1962年(民國五十一年) 首度行駛柴油對號快車,往返嘉義至奮起湖間。
  • 1963年(民國五十二年) 轉型觀光鐵路,「中興號」對號快車開始營運。
  • 1969年(民國五十八年) DL-25~30號第三代柴油機車引進,進入柴油化時代。招考首屆「中興號」女服務員。
  • 1971年(民國六十年) 首度「光復號」對號列車。
  • 1973年(民國六十二年) 北門新站落成。
  • 1978年(民國六十七年) 林場線鐵路全面停駛。林場線鐵路東埔線路基改做新中橫公路。
  • 1982年(民國七十一年) 阿里山公路通車,阿里山林鐵旅客運量重挫。

全力開發觀光新亮點

「祝山線」通車,搭火車觀日出成為來到阿里山必須體驗的遊程
「祝山線」通車,搭火車觀日出成為來到阿里山必須體驗的遊程
  • 1983年(民國七十二年) 中興號改為直達對快,創下二小時五十分嘉義至阿里山之紀錄。眠月線使用蒸汽火車營運,轟動海內外。
  • 1984年(民國七十三年) 推出「九九九」專案,讓旅客在凌晨時由嘉義出發,天亮前抵達祝山觀賞日出的行程。5月21日祝山線鐵路開工。8月沼平車廂旅館落成。眠月線因環保問題改採柴油機車營運,蒸汽火車全面停駛。
  • 1986年(民國七十五年) 祝山線正式通車。與日本大井川鐵路結盟為「姐妹鐵路」。
  • 1989年(民國七十八年) 阿里山森林管理所撤銷,嘉義林區管理處設鐵路管理課接辦。
  • 1998年(民國八十七年) 6月29日神木正式放倒,改以眠月石猴為新地標。
  • 1999年(民國八十八年) 阿里山26號蒸汽火車在北門站復駛,轟動國際媒體。9月21日集集大地震阿里山林業鐵路嚴重受創,眠月線停駛,阿里山新站拆除,業務改移至沼平車站。
  • 2001年(民國九十年) 12月22日,舉辦「阿里山林業鐵路九十周年慶暨觀光彩繪列車啟用」典禮,寬敞舒適的彩繪列車正式上路啟用。
  • 2001年(民國九十年) 12月7日森林鐵路榮獲由「中國工程師學會」、「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財團法人虞兆中基金會」所頒發之「臺灣十大土木史蹟獎」。
  • 2001年(民國九十年) 12月17日「竹崎車站」榮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頒發之「歷史建設百景賞」。
  • 2002年(民國九十一年) 4月12日陳水扁總統搭乘阿里山鐵路貴賓車視察阿里山地區,對森林鐵路大為嘉許。
  • 2003年(民國九十二年) 一月阿里山臨時月台啟用。
  • 2004年(民國九十三年)
    • 6月11日阿里山林業鐵路獲行政院文建會評定,合格列入「臺灣12處具世界遺產登錄潛力名單」
    • 31號蒸汽機關車,改裝為燃油鍋爐復駛。
    • 經環境整理與植栽綠美化後,開放嘉義車庫園區,供民眾假日遊憩,此地亦成為嘉義市新地標。
  • 2005年(民國九十四年) 以臺灣紅檜及扁柏打造復古檜木車廂,加入載客營運。
  • 2006年(民國九十五年) 6月19日林務局與宏都阿里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民間參與投資經營阿里山林業鐵路及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案興建暨營運契約」,將阿里山林業鐵路及遊樂區部分業務委託民間公司經營。
  • 2007年(民國九十六年)
    • DL-45~51號柴油機車全數交車完畢,第七代柴油機車7輛全數加入營運。
    • 7月15日,阿里山林業鐵路嘉義竹崎間蒸汽火車檜木列車啟用典禮。蒸汽火車檜木列車,自7月21日起,每週六日行駛竹崎嘉義區間車。
    • 9月13日阿里山新站正式完工啟用。
  • 2008年(民國九十七年) 6月19日阿里山林業鐵路正式移轉交由宏都阿里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經營。

風災過後,重新出發

莫拉克風災使阿里山林鐵受損嚴重
莫拉克風災使阿里山林鐵受損嚴重
  • 2009年(民國九十八年) 8月8日莫拉克颱風災害,使阿里山林業鐵路柔腸寸斷,鐵路全線停駛。
  • 2010年(民國九十九年)
    • 3月23日與宏都阿里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中止委託經營之契約。
    • 6月19日阿里山林業鐵路祝山線及神木線復駛。
    • 6月25日舉辦阿里山林業鐵路風華再現活動,邀請行政院長官、各級長官、地方首長及地方仕紳蒞臨,宣示大阿里山地區觀光產業之風華再現。
    • 12月19日阿里山林業鐵路98週年慶暨動力室木雕作品展示館及多功能展演區落成典禮。
  • 2011年(民國一百年)
    • 4月27日神木線發生倒樹意外,全線停駛。
    • 祝山線100年10月27日復駛。
    • 12月25日舉辦阿里山林業鐵路99年慶祝活動暨紀念郵票發行典禮,並開始行駛沼平區間車。
  • 2012年(民國一O一年)
    • 1月20日起復駛神木區間車。
    • 12月23-25日舉辦「世紀森鐵-阿里山林業鐵路通車100年慶祝活動」。
    • 12月26日起嘉義-竹崎正式通車。
  • 2013年(民國一O二年)
    • 4月20日與日本黑部峽谷鐵道締結姊妹鐵路。
    • 4月21日沼平車站落成啟用。
    • 4月26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與「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簽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請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協助營運阿里山林業鐵路行政契約」,自5月1日起阿里山林業鐵路委請臺鐵局協助營運。
  • 2014年(民國一O三年) 竹崎-奮起湖本線,於01月27日復駛。
  • 2015年(民國一O四年) 原定於12月25日復駛奮起湖至阿里山段,但因10月1日杜鵑颱風影響,58K中斷,本線仍只通行嘉義至奮起湖。
  • 2016年(民國一O五年)
    • 5月6日與瑞士馬特宏哥塔公司高納葛拉特鐵道締結姊妹鐵路。
    • 12月24日與印度鐵路公司簽署鐵路遺產合作意向書。
  • 2017年(民國一O六年)
    • 7月3日阿里山通車復駛至第一分道,7月5日嘉義通車復駛至十字路。
    • 9月27日英國威爾普蘭菲爾鐵道簽署合作意向書暨締結姊妹鐵路。

觀光發展與文資保存新紀元

阿里山林鐵成為全國第一個國家重要文化景觀
阿里山林鐵成為全國第一個國家重要文化景觀
  • 2018年(民國一O七年)
    • 6月30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請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協助營運阿里山林業鐵路行政契約」終止。
    • 7月1日「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正式揭牌成立,確立阿里山林業鐵路以文化資產鐵道作為發展策略的方針。
    • 10月15日阿里山林業鐵路因「特殊登山鐵路工法」、「成立迄今運載大量乘客」以及「深受臺灣人民鍾愛」等由,獲頒日本國土交通省日本鐵道賞首次「海外鉄道特別賞」。
    • 12月5日與斯洛伐克「切尼赫榮鐵道」(Čierny Hron Forestry Railway)締結姊妹鐵路。
  • 2019年(民國一O八年)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於7月1日至7月2日共同主辦「第二屆亞洲產業文化資產論壇──世界鐵道及阿里山鐵路的文化保存與實踐」,邀請9國鐵道專家學者於嘉義進行產業鐵路與鐵道文化資產的國際交流。
    • 文化部於7月9日公告「阿里山林業曁鐵道文化景觀」為全臺灣第一個國家級的重要文化景觀。
  • 2020年(民國一O九年) 受新冠疫情(Covid-19)影響,阿里山林鐵運量下滑。
  • 2021年(民國一一O年)
    • 形象影片「林鐵之心」榮獲第3屆英國倫敦世界電影節短片類金選獎、第6屆美國繆思創意獎紀錄片類金獎及第54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短片紀錄片類金獎,提升國際形象,將鐵路觀光行銷海外。
    • 發表「林鐵心旅行」動畫,以火車串聯風景流動,其中以製材廠日常、蒸汽運材、撿拾殘炭者、鐵路特色為主軸,沿線生態、雲海、飛鳥串聯LOGO元素並搭配色彩計畫,雖僅有45秒的動畫,但極度吸引民眾目光,引起廣大的迴響。
  • 2022年(民國一一一年) 11月23日臺英互惠合作租借DL-34柴油機車記者會,於11月30日自台北港啟航,112年1月1日抵送達英國利物浦港。以更進一步經驗交流建立友善關係,展現雙方深厚姊妹的鐵路情誼,並讓世界旅客在英國搭乘遠從臺灣而來的DL-34,體驗阿里山林業鐵路的紅色小火車親切魅力。
  • 2023年(民國一一二年)
    • 8月28日完成「運務人員及司機員制服設計案」。
    • 10月4日正式發表「福森號」檜木客車,以「10項第一」打造阿里山旅遊新體驗。
    • 11月7日起導入由文化大學中國音樂系王樂倫副教授創作林鐵車站專屬「進出站音樂」,採用高山青與鄒族古謠,以歌曲搭配景色,串成獨一無二的林鐵之旅。
    • 11月23日祝山車站歷時3年改建,創下林鐵「5個第一」,成為阿里山新地標。
    • 12月25日林鐵通車111年週年慶,同步喜迎北門車站整修啟用,以及改裝車輛「栩悅號」發表。
      北門車站標誌融入美學設計,運用鐵及木材做為裝潢元素。
      首款以生態概念打造之觀光列車「栩悅號」發表,主打展望座位、包廂席及全透明駕駛室,引起鐵道觀光新話題。

隧道貫通,一圓全通夢

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 民眾喜迎首航列車
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 民眾喜迎首航列車
  • 2024年(民國一一三年)
    • 1月6日辦理「航向煤好 21號蒸機啟航」活動,21號蒸汽火車正式首航,於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牽引「檜來嘉驛」列車行駛嘉義站至北門站區間,成為嘉義市觀光新亮點。
    • 1月31日完成各車站上下車簡易月台更新。
    • 2月21日新造車輛「福森號」及改造車輛「栩悅號」完成標租,由雄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得標。
    • 4月23日栩悅號辦理營運記者會、5月24日首航。
    • 5月17日阿里山林鐵因104年莫拉克、杜鵑颱風侵襲,致使十字路站至屏遮那站間的42號隧道發生大型崩塌而停駛。經綜合評估決定新建1,106公尺的隧道,110年1月8日動工,歷經3年終於完成全線通車最後一哩路,並辦理42號隧道竣工典禮,由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各界代表共同見證歷史時刻。
    • 6月19日《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首場新書發表會(台北)。專書以真誠的鏡頭與文字,紀錄鐵道、文化、聚落、步道及山景風貌等屬於阿里山的美好,並見證自109年起林業保育署持續推動的阿里山軸帶重塑計畫的落實及成就。
    • 6月20日至6月21日因應全線通車與嘉義天后宮合作辦理祈福列車活動。
    • 6月27日「縣定古蹟奮起湖車庫」歷經5年多的調查研究、規劃設計及施工完成整修。搭配聲光俱佳「山行記憶-奮起湖」展覽開展,以「林鐵人文與地景」、「林鐵職人的日常」與「百年機具與林鐵文物展示」三大主軸展示,別具心裁的燈光劇場重現林鐵文化特色,打造登山中繼站新亮點。
    • 7月6日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首班車順利啟航。行車人員換上嶄新制服,帶給外界耳目一新的驚艷。
    • 7月19日阿里山林鐵歷經15年復建,賴清德總統、農業部長陳駿季等人專程出席「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感恩活動」,慰勉並感謝過程中貢獻各項心力的工作人員,完成全線通車的艱鉅使命。
    • 7月22日《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嘉義場新書發表會,加深林鐵在地連結。
    • 8月6日與歷史航照研究者黃同弘先生合作,費時3年出版《復返阿里山 一場跨時空的立體飛覽,一段失落鐵路的現地追尋》一書,利用二戰時美軍航空偵照等迄今80年來歷史航照檔案,窺看阿里山及周邊地區的歷時變化。
    • 9月8日福森號首航,依照不同路線透過「森好食、森林癒、好森音、森品茗」四大主題進行規劃,享受各站點獨特體驗。
    • 10月31日與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三度攜手合作,並融入「嘉義優鮮」極品,發表首創採雙瓜釀造的水果啤酒「祝山極光啤酒」。
    • 11月16日林鐵車輛歷史研究與典藏計畫成果發表,完成阿里山林鐵百年來各式車輛的系譜整理,並擬定20款珍貴車輛相對應的保存計畫,分年修復及活化林鐵文資車輛。
    • 11月22日祝山車站光環+1,榮獲財團法人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2024台灣光環境獎」。
    • 12月27日「阿里山森林鐵路42號隧道計畫」獲頒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2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土木類」(優等)。
    • 12月30日嘉義製材所因進行「嘉義製材所整體規劃及機具工廠設施改善工程」暫停開放。
阿里山林業鐵路北門車站飯店ROT案簽約儀式
阿里山林業鐵路北門車站飯店ROT案簽約儀式
  • 2025年(民國一一四年)
    • 1月3日舉辦「阿里山林鐵通車112週年暨感恩活動」,感謝自2009年莫拉克風災以來,戮力於林鐵重建整修展現新貌,以及致力文化資產保存的前輩,不同世代林鐵人齊聚一堂,脫胎轉骨慶重生。
    • 3月5日與煙波集團旗下「嘉波股份有限公司」辦理「嘉義市阿里山林業鐵路北門車站飯店修建營運移轉案」簽約儀式,投資2.5億元打造鐵道特色飯店,推動嘉義觀光與文化發展。
    • 5月13日「鹿麻產車站戶外空間優化工程」榮獲「2025建築園冶獎」舊建築再生類及人文美學特別獎雙料肯定。
    • 5月17日鹿麻產車站委由竹崎鄉鹿滿社區發展協會經營,以「小鹿尋物店舖」啟用,開啟林鐵與地方合作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