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發展

清領時期,漢人活動範圍僅到奮起湖一帶。1899年,臺灣總督府派小池三九郎等人入山,在鄒族的嚮導下探查林況,進入阿里山進行林相調查,與千萬年斧刀未入的巨木森林相遇,令日人大為驚嘆,稱之為「無盡藏」。就在「無盡藏」的發現公諸於世之後,阿里山蔥鬱的林木頓時變成令人垂涎三尺的可用資源。隨後林學教授河合鈰太郎等人接續前往勘查,確認阿里山森林具有高度經濟開發價值,開發成功後也可作為蕃地治理的範例,並提議以鐵路、機械的方式運材。總督府自此之後便開始積極著手進行運材路線的評估,建設伐木、集材與製材等相關設施,以各種技術與機具劃開神秘的霧林帶,為阿里山林業的百年歷史揭開序幕。

1914 年12 月嘉義製材所落成啟用,佔地相當於390 個足球場的規模,是當時最大的官營木材產業區。園區內運用源自美國、德國與英國的先進技術,能以電力驅動各項機械,充分提高搬運、鋸切、乾燥木頭的工作效能,在當時可說是一筆巨大的投資,足以反映日本對於阿里山林業潛力的信心,被日本視為開發臺灣資源的指標成就之一,時稱「東洋第一」。嘉義製材所不僅擔綱將木頭加工成木材的重責大任,也負責貯存自山上運送下來的各種原木,是阿里山林業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亦是臺灣林業發展的珍貴文化資產。製材所設置完成後,帶動了山下的林業產業鏈發展,在嘉義的北門城外,逐漸形成了以木材為核心的產業聚落。

阿里山林場因長期採伐,年均伐木材積已逐漸下降,呈現林業資源枯竭狀況;1963年,阿里山工作站結束直營伐木,貯木場、製材廠等設施相繼裁撤。嘉義市木材產業歷經繁榮發展,隨著伐木得結束,面臨了式微的命運。過去都市空間中林業發展的榮景,依舊是老一輩嘉義人的回憶;而日治時期所留存下來的眾多有關林業發展的景觀,近年則嘗試透過活化、再創造方式,重啟大眾對於林業聚落歷史的回溯。
在許多關心土地環境的人士積極的倡議之下,政府於1991年宣佈禁伐天然林,將森林事業的重心轉向生態保育,使山林獲得喘息與休養的機會。考量國土保安與氣候變遷議題,無差別式的禁伐也不利於林業發展與固碳效能,透過計劃性的造林與砍伐,可以讓森林生態更加健康地循環成長。近年,藉由適當疏伐、生態文化旅遊、林下經濟等方式,大眾得以更多元的視角認識山林,找到與森林共處的平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