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不只是地理上的山域,更是深植於創作者心中的心象風景。地圖上的阿里山或許難以用單一座標劃定,但在畫家筆下與心中的阿里山,卻在一次次的前往、觀看與記錄中於焉成形。作為《阿里山不是一座山》講座系列的壓軸場,本場將聚焦於阿里山「地理特性」與「心象風景」之間的交會,探討集體記憶與個人感知如何共同構築「阿里山」這一符號。
講座特別邀請本書的首批讀者之一──蔡蕙頻老師,分享她在閱讀中所看見與感受到的阿里山風景,並與聽眾一同探問:風景是如何誕生的?為什麼某些自然景觀足以成為風景,進而被刻畫在畫布、明信片乃至人們的心中?從戰前畫家、登山者到當代遊客的觀看視角轉變,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理解與感受風景的方式?在地圖與史料之外,是否仍有機會回到那個不斷被前往、觀看與描繪的阿里山?